色彩风格

东西湖:群众利益无小事 检察听证解疑惑

【字号:    】        时间:2025-06-05      

        本网讯(通讯员 刘书颖)“小偷退了钱就不构成犯罪了吗?”近日,李某某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检察院驻区综治中心的听证会上为这样一个“小疑问”画上了暖心句号。
案情回顾
       2024年7月14日,犯罪嫌疑人郑某在本辖区某砖厂附近拾得被害人李某手机,后在与李某妻子电话联系中骗取了开机密码,随后于7月15至17日先后在本辖区某超市、奶茶店等店铺内,多次以盗刷该手机微信付款码的方式购物,共消费人民币952.1元。2024年7月18日,犯罪嫌疑人郑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后在审查逮捕阶段退出赃款1000元。经审查,郑某为初犯,犯罪情节轻微,已全部退赃,经评估社会危险性较小,检察机关对郑某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后,公安机关对其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
“敢情不是偷的你们自己的钱吧!”
       一得知郑某从看守所被“放”出来,被害人李某就坐不住了,径直来到综治中心询问入驻检察官:“是你们检察机关作出了不批准逮捕决定?是不是觉得就900多块钱,一点小事?敢情偷的不是你们自己的钱吧!”“群众利益无小事。”综治中心的派驻检察官对其开展了逮捕与取保候审强制措施适用于不同情况的释法说理后,李某一边念叨着“案件到最后得给我个说法”,一边半信半疑地离开了。两个多月后,承办检察官的一通拟不起诉征求意见的电话再次掀起了李某心里的涟漪:检察官,他已经把手机和盗刷的钱退给我了,其实我基本上原谅他了,可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法律规定他犯了罪,就因为他退了钱,你们就要对他做不起诉吗?
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把释法说理贯穿于检察办案全过程
       为充分解开当事人的“法结”“心结”,深度做好矛盾化解工作,2025年5月29日,该院就这一案件举办拟不起诉听证会。在区综治中心听证室,结合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承办检察官陈述了郑某盗窃的事实、证据,解释了其行为的违法性,讲述了刑法、刑诉法关于认罪认罚、坦白从轻从宽处理的规定,并举例说明了绝对不诉和相对不诉的区别,及对郑某拟作出相对不起诉的理由。公安机关代表、听证员均对拟不起诉意见没有异议。李某也在检察官的详细解释中明白了,相对不起诉并不是说明郑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而是其行为构成盗窃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时,检察机关可以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
       检察官补充,相对不诉并非不诉了之,如果作出了不起诉决定,通过行刑反向衔接机制,将该案移送至检察机关行政检察部门,会由该部门审核后采用检察意见的方式监督公安机关对郑某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随后,听证员、综治中心心理咨询师从教育、预防的角度出发,引导李某换位思考。
最终,两个人都放下了心里的大石......
       听证现场,郑某声泪俱下地真诚道歉:“前两年我三十岁的儿子意外去世了,给我留下7岁的孙子,老婆生病在家,父母七八十了,母亲还是残疾人,全靠我一个人挣钱,当时我手部骨折没有收入,一时糊涂想贪小便宜,现在我找到了新工作,请原谅我,给我一个改过的机会,不要让我去坐牢,家里不能没有我……”心理咨询师一边听着郑某说话一边递上纸巾:“你既然在我们这里吐露了心声,那你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也需要建立健康的朋友圈,对他们说你的心里话,学会释放压力,学会正能量交流,才不至于犯糊涂,一时冲动做错事。““我特别能理解你当时的焦虑”,心理咨询师看着李某,语气温和,“现在我们的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手机,各种银行卡、支付软件、个人信息,全都都绑定在手机上。突然丢失手机,你肯定感到非常慌乱和不安......”李某逐渐意识到,这场公开透明的听证会不仅全面听取了各方对拟不起诉的意见,对犯罪嫌疑人的司法裁量更是彰显了“法治的温情”与“执法的尺度”。不仅如此,自己一开始的不理解得到的并不是一句官方冰冷的回复,而是来自检察官“群众被偷一分钱检察官都不会当作小事”的郑重承诺。渐渐地,听证室里的火药味悄然消散了。李某转头对郑某说:“今天我明白了不起诉不等于没犯罪,对于检察机关拟作出的相对不起诉决定我是认可的,也对你表示原谅,但是,今后你一定要脚踏实地做人,靠双手挣干净钱!”最终,在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听证员及综治中心心理咨询师的共同努力下,李某真心谅解了郑某,两个人都放下了心里的大石。
       检察机关认为,郑某犯罪行为轻微,主观恶性不大,危害后果较小,属于初犯,犯罪后悔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其谅解,矛盾已化解,遂对其作出了相对不起诉决定。“我们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把释法说理贯穿于检察办案全过程,让群众深刻感受到在检察官心里群众利益无小事。”该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检察官表示。
       为进一步提升涉检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水平,2025年5月,该院以“检察工作室”的形式派员常态化入驻区综治中心,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主动参与社会治理。
责编 代琪
编审 花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