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您的位置:武汉市检察院 > 理论研究

洪山:建立理论导师智库 架起“双向奔赴”桥梁

【字号:    】        时间:2025-07-30      

  本网讯(通讯员 汪绍)7月25日上午,洪山区人民检察院举行检校“双向奔赴”签约暨理论导师聘任仪式。洪山区大学之城服务建设办公室党组成员谢江华,8名高校专家学者,洪山区检察院领导班子及全体干警参加。
  洪山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敏宣读了《洪山区人民检察院检校合作工作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洪山区检察院与高校的合作方向、路径和目标,为检校合作提供坚实机制保障。
  洪山区检察院与部分高校学院签订检校合作协议,开启检校合作崭新篇章,推动区校融合不断深化。

  武汉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何荣功,副教授崔凯,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熊琦,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二虎,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肖登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交流部部长、金融学院教授胡宏兵,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焦俊峰,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杨光忠,受聘为理论导师。洪山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国媛和洪山区大学之城办公室党组成员谢江华为其颁发聘书。

  理论导师为检校“双向奔赴”建言献策。
  何荣功:“双方要多交流学习,促进法学理论和检察实务互相融合。
  崔凯:将认真履行理论导师职责,当好检校合作的研究员、联系员、宣传员。
  熊琦:要加强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帮助办案人员跳出案子看案子,不断汲取法学理论养分。
  李二虎: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的宣传,凝聚食品安全保护合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肖登辉:在检校‘双向奔赴的新起点上,持续推进深度密切合作。
  胡宏兵:要以检校合作为契机,积极探索财经、政法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人才联合培养。
  焦俊峰:希望双方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上继续保持合作、深度融通,打造更多成果。

  刘国媛检察长表示,建立检校“双向奔赴”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响应洪山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区校“双向奔赴”号召的生动实践,更是立足洪山“大学之城”独特区位优势,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区域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要深刻理解检校“双向奔赴”的时代内涵与洪山优势。检察机关需要高校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为检察实践注入源头活水;高校也需要检察机关提供鲜活的实践案例、真实的法治场景,促进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的紧密结合,培养更适应时代需求的法治人才。双方架起一座“双向奔赴”桥梁,是时代所需、发展所向,更是洪山作为“大学之城”理应率先探索、走在前列的创新路径。
  要以“双向奔赴”赋能洪山检察高质量发展。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深化理论研究与实务融合。聚焦“提升法律监督质效”,强化专业支持与人才培养。聚焦“参与和促进社会治理”,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聚焦“数字检察”战略,推动科技赋能与智慧检务。
  要以健全机制确保“双向奔赴”行稳致远。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打造项目化运作模式,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强化成果转化应用,构建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合作运行体系。
  要充分发挥院外导师的“智库”与“桥梁”作用。全力为导师履职创造良好条件,认真听取导师们的意见建议,努力将其转化为推动洪山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实际成效。希望导师们成为检察干警的良师益友,共同书写检校合作的新篇章,为洪山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城区、平安城区,为服务保障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责编 代琪
编审 花耀兰